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业指导中心

中国残疾人就业及就业服务工作简报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总第8期)

 

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2024129

 

 

 

 

一、杭州市积极打造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二、青岛市强化数据赋能品牌聚能 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闭环

三、鹤壁市立足就业增收 拓宽共富渠道

芜湖市多措并举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各地深入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

 

  •  

杭州市积极探索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以助力农村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促进增收共富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分类施策、数字赋能,在淳安县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试点,探索构建企业、基层组织、残疾人及其家庭多方共赢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复合型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创新建立用工企业人力资源公司就业基地残疾人四方关联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就业基地承载残疾人就业,由用工企业、人力资源公司和相关主体联合共建。用工企业负责就业岗位输出,人力资源公司负责就业岗位供需对接,村社区和残疾人之家等相关主体负责日常管理。市残联负责协调推进,县乡两级残联负责项目监管,构建闭环管理机制。

二、坚持分类施策,打造多主体的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

公益型就业基地。针对轻度肢体、视力和听力言语残疾人,在千岛湖镇、里商乡等17个乡镇,通过开发社区保洁、垃圾分类、花木养护等环境管护岗位,建立村社区公益型就业基地21家,就近安排残疾人就业128人。

职康型就业基地。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依托乡镇办的残疾人之家,建立17个职康型就业基地。残疾人在基地从事用工企业输出的劳动项目,或手工制品、工艺产品加工(产品由用工企业回收)共安排残疾人就业64人。

内置型就业基地。针对其他类别残疾人,依托企业创办残疾人之家,建立企业内置型就业基地,由人力资源公司指导开发适宜岗位。截至目前,已建成2内置型就业基地,并安置残疾人就业68名。

三、坚持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化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新引擎

研发农村残疾人就业智慧平台,创新建立“2个储备池+1个智配中心+1个管理中心,即:建立就业人员储备池企业岗位储备池就业岗位智配中心和管理中心。平台的构建实现就业岗位的自动化精准匹配和双向推送,实现了可视化在线考勤、技能培训、绩效评价等,方便了供需双向选择和项目管理。

20226月,该项目在全省26个山区县复制推广,累计助力全省12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202311月,在2023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暨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该项目成功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

 

 

 

 

青岛市强化数据赋能品牌聚能

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闭环

 

山东省青岛市残联创新残疾人就业工作方式聚焦政策供给、供需适配品牌聚能,加大服务力度,助力更多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2023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持证残疾人从业、就业率达67%,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一、做好政策保障,推进重点工作

一是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补助政策。修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机构建设和补助标准等方面兜底指标,各区(市)在底线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标准。城阳区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比市级兜底标准高出50%;崂山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运行补贴比市级兜底标准高出5%。对达到建设标准、运行规范的辅助性就业机构,给予机构岗位、社会保险和运行补贴,平均可获得财政补助约4-6万元/人年。目前,共建立18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80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

是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一人一策制定出台《青岛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制定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策服务清单,积极沟通对接,进行岗位推荐、就业创业指导、职业能力测评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发挥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协调作用,适当调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残疾人的相关设置条件,吸纳优秀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完成4公务员、6个事业编制岗位招录工作,有就业意愿的61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人全部实现就业。

二、完善数据赋能拓宽新业态就业路径

一是大数据赋能全周期就业服务。充分利用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岗位开发系统、职业能力测评等系统数据,搭建青岛残联帮办网办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需求收集精准对接,实现困难残疾人岗位补贴申请、稳岗补贴申请等9项残疾人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二是新业态拓展残疾人就业路径。探索直播带,帮扶130余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成立喜憨儿洗车中心,帮助8喜憨儿走出家门

三是新平台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25家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市促进残疾人就业法律服务中心。开通市、区市公益法律助残热线,在市残联、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建立服务专栏累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权益保障服务100余人次。 

三、加强品牌聚能,强化示范引领

一是打造盲人按摩齐鲁手创 青岛示范店品牌。严格按照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实行编号、店招、规章制度、工作服、按摩用品和工作规范六统一申请专项资金,创建齐鲁手创 青岛示范店品牌,稳定和扩大盲人就业创业。2023新增9齐鲁手创品牌按摩店,扶持38位盲人按摩师创业。

二是打造职业培训市矩阵每个区(市)至少建立1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培训,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生活费等补贴。涌现出一批职业培训品牌,带动一批残疾人共同创业。崂山区杜冬冬工作室的绘画、刺绣、剪纸等项目先后获全国、省多次比赛第一名。

三是打造增技赋能展风采竞赛品牌。举办同心共情 大爱青岛残疾人岗位精英赛,设置计算机操作、封面摄影、盲人保健按摩等新兴产业竞赛项目,形成学技能、当能手、展风采氛围。选手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获得1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的历史性突破成绩

 

 

 

鹤壁市立足就业增收 拓宽共富渠道

 

河南省鹤壁市残联立足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实际,着力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探索开辟了残疾人就业创业鹤壁路径。

一、平台变舞台,探索就业创业鹤壁路径

突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主题,通过提档升级建设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创新交流服务平台。一是探索鹤壁路径。凝聚一批爱心企业家和残疾人创业者,以孵化基地为核心,引进和孵化助残就业项目,在各县区建设残健融合产业园,推动助残就业项目落地,并将项目生产车间以星星工场”“美丽工坊形式布局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把就业岗位送到残疾人家门口,开辟了孵化基地+残健融合产业园+星星工场和美丽工坊残疾人就近就便从业增收路径。二是完善功能设置。完善创业服务区、苗圃区、孵化区、加速区、共享区等空间布局,为入孵项目提供“5+10”管家式服务,切实把孵化基地打造成为就业的推进器、创业的孵化器、形象的展示窗、残疾人的活动站和服务站。三是培育创业群体。定期举办创业沙龙,采取专家辅导、头脑风暴等形式,让残疾人创业者增强创业信心,理清创业思路,赋能创业技能,优化创业方案。涌现自强创业之星20人,他们创办的企业创造了600多个就业岗位,安置70余名残疾人就业。

二、单链变全链,培育助残就业产业链主

发挥县区产业优势,建设残健融合产业园,打造助残就业产业链链主。一是聚焦培训就业和产业发展建设炳良自强创业产业链。协调浚县政府划拨20亩土地和6000平方米用房,建设炳良自强双创园,充分发挥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头雁效应,以及全国残疾人培训基地聚才优势,持续扩大园区落地的麦秆画、手工串珠、泥塑、数据标注、云客服等残疾人就业项目,带动150名残疾人就业增收,打造成了鹤壁市惠残助残、乡村振兴的特色助残就业产业链主。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共富产业链。在浚县卫贤镇建设了河南省首家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引进服装加工、荷花种植销售、文创产品加工制作以及手工制品等12个产业,签约企业70多家、合作社36家,带动了周边290多名群众就业,其中残疾人20余人,打造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促进镇、村、企、民共同富裕的助残就业产业链主。三是聚焦技能工匠建设山城区技能就业产业链。发挥山城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以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为依托,建设山城区残健融合产业园,开发汽车插接件、反光材料、气体检测器材等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技术岗位50多个,打造了富有工业老城区特色的助残就业产业链主。四是聚焦产业转移建设鹤山区轻工业产业链。积极融入鹤山区产业转型发展大局,对接引进雨伞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项目,落地鹤山区残健融合产业园区,建成了加工、出口一体化的伞加工产业链,月产成品雨伞30万把,安置19名残疾人就业,带动周边村庄230多人就业,打造了一条富有产业转型底色的助残就业产业链主

三、孤星变群星,点亮共同富裕万家灯火

挖掘培育星星工场产业项目,把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一是育产业。坚持多轮驱动,针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就业需求,对接可实现残疾人灵活就业的核心企业,先后培育了雨伞、舞蹈鞋、玩具等产业项目,增强助残就业韧劲。二是建工场。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以村为单位的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将培育的助残就业项目加工车间以星星工场方式布局到乡村,让残疾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近从业增收,全市布局星星工场总数达154个。三是促增收。坚持因人施策,在星星工场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其中在星星工场从业的残疾人达420人。

四、工坊变秀场,绘就美丽乡村和谐画卷

扶持适合女性从业的项目,帮助残疾妇女就业。一是创新建设方式。依托孵化基地,广泛引进适合残疾妇女就业的项目,特别是有市场、收入高的项目,打破了美丽工坊机构产品单一、就业形式单一的限制,走出了具有鲜明鹤壁特色的美丽工坊建设方式。二是培育就业项目。深挖鹤壁非遗文化潜力,遴选已安置一定数量残疾妇女就业、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有成熟的产品和营销渠道、有带动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独具鹤壁特色的手工制作类企业或机构,培育手工编织、麦秆画、泥咕咕、剪纸等残疾妇女就业增收产业项目10多个,多种形式安置残疾妇女就业101人,月均增收近千元。三是开展推介活动。积极拓展美丽工坊产品销售渠道,在浚县古城景区打造了美丽工坊·田园风情专卖店,专门销售美丽工坊制作的各类手工产品;在第九届中国(鹤壁)樱花文化节,组织开展美丽工坊·樱花情消费助残公益活动,扩大美丽工坊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鹤壁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被中国残联、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

五、独唱变合唱,共奏高质量就业时代乐章

与税务、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密切协作,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健全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一)首创鹤税助残工作室一是充分发挥税收促进残疾人就业职能作用,全市8个税务征收单位和县区残联同步成立鹤税助残工作室,推动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途径,增强部门协作向心力。二是创新数据筛选、主动问需、跟踪服务模式,运用税收大数据,建立适配企业画像、适享企业台账、适格企业套餐,为用人单位提供联动式、一站式、全程式、立体式税费服务。三是积极落实残保金分档征收、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2023年为用人单位减免残保金约500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近1000万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达1271人,同比增加10%,既减轻企业负担,又激发安置残疾人就业积极性和缴纳残保金主动性。

(二)打造残疾人就业管家工作站。坚持以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为目标,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就业创业帮扶服务。一是积极培养残疾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对接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技师学院等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1586人次,培养残疾人技能人才346人、高技能人才107人,充分展示了本市残疾人技能培训成果,被省政府表彰为2023年首届河南省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完善就业招聘常态机制,联合市人社局,在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设置残疾人招聘专区,精心打造残健融合招聘集市,每月18日固定举办助残就业招聘会。三是积极组织残疾人技能人才参加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和展能节,培养锻炼技能人才队伍,每年推出至少1个优质残疾人创业项目参加全国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梦想的鞋子2023年度凤归中原创业创新大赛鹤壁赛区冠军、全省第三名,充分展示了本市残疾人自强精神和创业风采。

(三)搭建乡村振兴助残服务平台。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帮助农村残疾人增加收入。一是市、县、乡三级残联组织每年对全市23562905名残疾人三类户进行走访,在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帮扶政策基础上,协助开展监测工作。市残联党组坚持四下基层,了解残疾人状况,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和培育星星工场助残就业项目,对于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一人一策提供就业援助,帮助他们从业增收。二是积极协调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扶贫产业基地,成立乡村振兴·助残就业公益联盟,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岗位,有效扩大了农村残疾人务工规模。山城区晶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淇县淇园富民缠丝鸭蛋专业合作社、浚县东海头村昌茂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质扶贫与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共同富裕的好平台。三是依托炳良自强残健融合产业园,与乡村振兴部门共同打造炳良自强消费帮扶平台运营中心,对接乡村振兴·助残就业公益联盟成员,推动农产品上行进城,服务进社区(村),形成了促进销售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的闭环生态链,在产业帮扶中促进残疾人群体增收。四是坚持智志双扶,同步输血造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弱鸟先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等精神,帮助残疾人摆脱思想贫困、坚定勤劳致富信心,激发他们自信自强、奋发有为内生动力,以富脑袋促进富口袋,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芜湖市多措并举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安徽省芜湖市残联通过一平台、两手抓、三宣传,多措并举赋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

“一平台”,聚集就业创业资源。芜湖市残联携同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7家成员单位,成立爱心助残联盟就业联盟广泛召集用人单位,汇集就业资源摸清残疾人就业需求,实行精准化对接,为残疾人提供培训、职业介绍等针对性服务。如晓东盲人推拿经过帮扶,带动8名视力残疾人就业,店面升级、客流增加,进一步推动全市50多家盲人推拿店进入发展快车道。

“两手抓”,内外联动扶持就业。一是强化服务“内功”。2023年,举办24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参训学员1027人次;持续开展走访岗促就业行动,举办百企千岗 助残就业专场招聘活动;举办第九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10名残疾人选手获人力资源部门颁发市级技术能手称号。二是积极引进优秀资源提“外功”。邀请浙江惊艳传媒副总裁为残疾人讲授直播带货国内知名的AZG集团为残疾人培训跨境电商,医学博士李雁雁传授美式整脊按摩技术,国家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开展面点教学,推动肢体残疾人杨亚琴巧姐面点成功上线运营千方百计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三宣传”,宣传赋能凝聚共识。建立健全残联官网、官微、官方视频号等,着力开辟芜湖自强达人创业视频号系列报道和推送推广,加强报道推送和全员转发力度。借助全国助残日等契机,解答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共识。积极培树就业创业典型,推荐5位残疾人在创赢芜湖 每周一星栏目分享创业故事,推荐2位残疾人创业家参加畅聊早餐会,推荐3人申报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重点报道全国自强模范、肢体残疾人夏云兴大胆探索乡村振兴事迹其经营的湾沚区共富和美乡村鸠兹湾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主场,吸引全社会关注

 

 

 

辽宁省

112日至13日,省残联、省出版集团和省工商联共同举办了新时代六地主题非遗文创作品展暨助残新春年货节。现场分设非遗文创展销区、助残甄选年货区、新春图书推荐区和援疆产品区,展销作品年货产品以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助残企业生产的农副产品为主。活动期间,举行助残就业文创空间揭牌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销残疾人手工非遗作品和辽宁特产好物,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非遗手工艺品

 

湖北省

近日,襄阳市实施《襄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对达到规定条件的申报机构,择优认定并给予8万元资金扶持;对安排残疾人或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超过规定人数20%的,择优认定并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

 

广东省

肇庆市打造乡村助残新模式。在高要区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为智力、精神、重度困难残疾人提供就地就近稳定就业。该基地分布在三个片区,覆盖十七个镇(街道),已安排200多名残疾人就业。残联部门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不断拓宽高附加值、高劳动报酬的项目供给渠道促进基地残疾人稳岗就业。

 

陕西省

近日,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中共富平县委员会和富平县人民政府,共同启动陕西省纯羊牧歌残健融合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项目,36位残疾人代表现场签约。通过该项目残疾人可获得免费岗前培训以及就业机会,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可获得免费店面、货品及配送等创业帮扶服务目前已扶持40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

 

宁夏自治区

近年来,自治区残联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及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协同各部门打造助残爱心亭、开设助残爱心摊位,助力2274名残疾人实现就创业。二是闽宁两省携手打造隆德县托养+辅助性就业助残新模式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向全国推介典型案例三是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建成14残疾人之家,让残疾人在安居康复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工作。四是积极推进阳光助残小康计划,扶持1638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发展农副产业,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至4000元。

 

关于中心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无障碍声明 | 留言板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
京ICP备 1203539